體育日報德國杜伊斯堡7月27日熱訊 題:奮進的青春之歌——萊茵-魯爾大運會中國代表團綜述
體育日報記者季嘉東、張榮鋒、韋驊
27日,2025年萊茵-魯爾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德國杜伊斯堡閉幕。本屆大運會,中國代表團共派出116名運動員,參加14個大項90余個小項的比賽。自7月16日開賽以來,在12天時間里,中國代表團取得30金27銀17銅的成績,居各代表團第二位。回首來時路,團結的隊伍如藤蔓緊緊纏繞,拼搏的個體似艦艇乘風破浪,青年運動員像躍動的春潮,洶涌澎湃。
熱淚盈眶 中國榮譽回蕩心間
25日,當《歌唱祖國》的激昂旋律在格魯加體育館響起,觀眾們不分國籍,為中國女籃歡呼。在當天進行的大運會女籃決賽中,中國隊以81:69戰(zhàn)勝美國隊,連續(xù)第二屆贏得該項賽事金牌。賽后,女籃姑娘們喜極而泣,感慨一路走來的不易。
中國隊以全勝戰(zhàn)績衛(wèi)冕,但她們并非一帆風順:四分之一決賽逆轉日本隊,半決賽與波蘭隊鏖戰(zhàn)至加時才分出勝負,是團結的力量支撐著這支球隊。
在決賽對陣美國隊前,多位隊員感冒,包括球隊十分仰仗的內線球員劉禹彤。比賽結束后,劉禹彤滿臉熱淚,一時間不知道是先給球迷簽名,還是先擦干眼淚。
根據(jù)國際大學生體育聯(lián)合會規(guī)定,大運會頒獎儀式上播放的不是國歌,而是國際大體聯(lián)會歌?!叭绻茉诋悋l(xiāng)聽見國歌,對于我們大學生運動員來說是非常值得銘記的事情,但今天我們的心中一直有國歌的聲音。”劉禹彤說。
舉重若輕 勝負皆顯拼搏底色
中國跳水隊共收獲12金8銀。本土參賽的德國代表團派出11名運動員參加跳水項目,其中5名選手是參加過奧運會的選手,而萊娜·亨策爾更是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過銅牌。在柏林的歐羅巴體育公園游泳跳水館,中國隊頂住東道主德國隊的壓力,捍衛(wèi)了中國跳水的地位。
中國跆拳道隊收獲4金2銀3銅。跆拳道比賽勝負只在瞬間,過程中的收獲也是財富。在男子68公斤級決賽中,梁育帥以1:2不敵泰國選手班隆·杜丁當。杜丁當曾在杭州亞運會上奪得男子63公斤級金牌,半決賽中正是他將梁育帥淘汰出局?!昂贾輥嗊\會上我輸給他挺多的。今天這三局比賽,比分還都挺緊的。這次和他對陣,我調整了打法,嘗試了不同的技術,還是有收獲和進步的?!绷河龓浾f。
中國乒乓球隊收獲2金4銀3銅。常勝將軍也難免折戟之痛。兩年前在成都大運會乒乓球男、女團決賽中,中國隊分別戰(zhàn)勝中國臺北隊和日本隊,奪得雙料冠軍。本屆大運會,面對完全相同的對手,中國男、女團均以2:3告負,無緣衛(wèi)冕。隨后的比賽,中國隊又在混雙決賽中被日本隊逆轉。直到包攬女雙金、銀牌和趙尚拿下女單金牌,失利的苦澀才被沖淡些。
女團決賽后,中國隊教練臧玉瑛承認排兵布陣出現(xiàn)失誤,主動攬責;女雙決賽后,韓菲兒感謝搭檔幫助自己走出混雙失利的陰影。巔峰團結易,低潮聚氣難。陷入低谷,中國隊從教練到隊員爭相承擔失利責任,分擔彼此的不甘;享受勝利,他們將成功歸因于隊友、教練,感恩彼此的羈絆。
不畏艱辛 腳步見證破繭成蝶
在田徑場上,中國代表團爭得4金4銀3銅,戰(zhàn)績不俗。
男子跳遠決賽,舒衡在第四跳跳出8米07,在最后一跳開始前就已鎖定冠軍。他在第六跳中再次突破,將最終成績定格在8米09。舒衡目前在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學習,兼顧訓練和學習并非易事。他并不認為自己擁有突出的學習或運動天賦,他更感激一路給予他支持與幫助的家人和朋友。他說,正是他們的陪伴和鼓勵,才讓自己獲得了今天的成績。
從大山里一步步跑向國際賽場的馬秀針,更是中國青年自強不息、奮勇爭先的縮影。這位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姑娘,在16歲前甚至沒有見過操場塑膠跑道。在本屆大運會女子半程馬拉松決賽中,馬秀針以1小時12分48秒的成績領先亞軍日本選手土屋舞琴10秒,圓了冠軍夢。
“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,這是我新的起點。”馬秀針說,“從大涼山走出來挺不容易的,體育為我們那邊很多孩子帶來了機會,我就是受益者之一。我是因為接觸了體育,才有了現(xiàn)在這樣的舞臺?!?/p>
人才涌現(xiàn) 體教融合必然之路
國際大學生體育聯(lián)合會首席體育官申震表示,體育能夠打通青少年多元發(fā)展之路。每屆大運會期間舉辦的論壇、志愿者培訓、青年記者等項目,就是為了培養(yǎng)“今日明星、明日領袖”。“青年就是世界的未來。”申震說,“我們不光為運動員舉辦賽事和活動,我們還面向廣大學生,帶動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,通過這個平臺去理解體育教育的理念,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,讓他們更加成熟,為今后的職業(yè)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機會?!?/p>
本屆大運會,中國代表團奪得女子三人籃球銀牌和女籃金牌。這兩支隊伍完全植根于校園,由來自北京師范大學、清華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、中南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云南師范大學6所高校的在校學生組成。她們都是從校園聯(lián)賽中層層選拔培養(yǎng)出來的優(yōu)秀運動員。
女籃領隊、華中科技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孫競波表示:“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大學生籃球聯(lián)賽,通過聯(lián)賽這一平臺,我們培養(yǎng)了一批又一批非常優(yōu)秀的運動員,不少人此后進入了國家隊,(這說明)校園籃球通過自身建設是可以培養(yǎng)高水平人才的,這一點非常值得總結?!?/p>
中國代表團在射箭項目上取得1金2銀1銅的優(yōu)異成績,也是體教融合成功經驗的體現(xiàn)。這些大學生運動員在各自的高校要完成規(guī)定的學習課程,還要參加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,各高校為他們制定了針對性的培養(yǎng)方案。
“反曲弓隊員是首先要保證訓練,然后在假期集中上課,有些學校會安排線上學習。復合弓隊員是在校學習之余進行訓練,當然也有學生因為是運動訓練專業(yè)的,本身就有專項訓練課,所以是在本校學習和訓練?!敝袊浼牻叹毻貊f。